中国旅游时报山西讯(通讯员 张广瑞 陶凌燕) 7月16——20日,绛县市民广场。该县一年一度的消夏文化周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盛大举行,充满乡土气息与文化底蕴的非遗“盛宴”也借机精彩呈现。清端小米醋、书画字、布扎、尧乡茶制作技艺、山桃核按摩鞋、杨府老酒、餶糘、石子饼、铝丝编织、周氏家谱等众多非遗项目,在绛县文化旅游局组织的“非遗”集市上纷纷亮相、各展风彩,吸引了大批民众逛“街”观赏、体验、选购,为炎炎夏日增添了浓韵的文化氛围和靓丽的风景。
布扎展区内,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布扎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蕴含着避邪、镇宅、保平安等美好寓意,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与匠心。
尧乡茶制作技艺同样吸引了众多关注。其制作工艺讲究,现场展示的尧乡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为消夏文化周增添了一抹清新茶香。
书画字展区,墨香萦绕。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展示着绛县独特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中领略到绘画与文字结合的独特魅力。
周氏家谱作为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记录着周氏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衍等历史,吸引了众多对家族文化感兴趣的人前来了解。
山桃核按摩鞋展位前,人们好奇地体验这一独特的非遗产品。经过挑选、清洗、打磨的山桃核被精心制作成按摩鞋,行走时可对脚部穴位进行按摩,将实用性与保健功能完美结合。
杨府老酒展位前,酒香扑鼻。其酿造技艺传承已久,醇厚的香气引得不少酒友前来品尝、询问。
在美食区域,餶糘和石子饼散发着诱人香气。餶糘作为传统面食,制作方式多样,口感爽滑有嚼劲;石子饼则是将面饼放入烧热的石子中烤制而成,口感酥脆、口味多样,是绛县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清端小米醋色黄味醇、口感独特,即便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如今已远销京、沪等地。
铝丝编织展位上,一根根普通的铝丝在艺人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卉、动物等工艺品,精细的工艺让人赞叹不已,展示出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与创造力。
据不完全统计,5天“非遗”大集,吸引民众1.5万余人关注。从四川回乡度假的张浩先生带着俩孩子三逛非遗集市,他说:“不来不知道,老家竟然有这么多非遗瑰宝,我要让孩子看到实物、记住乡愁!”绛县馉糘、石子饼传承人王斌卡收获满满:“我这次赶集摆摊,让更多的当地人和外地游客认识了馉糘和石子饼,光是订做、购买的客户就比平时多了160多个,增加收入8000多元。”
绛县文化馆非遗负责人蔡俊苗表示: “这次消夏文化周,不仅为绛县众多非遗技艺提供了展示平台,也让广大民众近距离感受了非遗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愿这份点燃起来的热情,能化作日常里的关注与行动,让绛县的非遗故事继续在时光里流淌,让更多人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
责编:卢开基 审核:张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