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时报官方网站,官方合作在线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资讯 >> 新闻动态
从养鱼到“养”游客:130亩鱼塘浮出文旅金蛋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326756次

       中国旅游时报云南讯:(供 稿:勐海县勐混镇党委 张喆、勐海县委组织部 刘超)夏日,一群佩戴党徽的身影穿行在波光粼粼的鱼塘间。云博水产养殖公司的党员们,正用实干将一尾尾游鱼变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让沉寂的水面翻腾起文旅新浪潮。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33_524.jpg

         荒滩上崛起百渔版图“渔业不能只养鱼,更要养出一方产业!”2024年夏,云博水产党支部书记王敏奇在党员大会上掷地有声。面对传统渔业困局,党支部果断决策,成立云博文旅公司,将130亩生产基地转型为农文旅综合体。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20_798.jpg

       支部党员突击队日夜奋战,三个月绘出“一轴两带三片区”规划图——渔业文化主轴串起生态观光带与民俗体验带,鱼苗繁育区、渔人部落、民族文化区次第铺开。当傣家铜锣在新建的鱼文化广场敲响,老渔民岩温笑道:“没想到养鱼塘也能变景区!”鱼缸里守护生态基因走进热带澜湄鱼类活体博物馆,20余种珍稀鱼在生态缸中游弋。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49_935.jpg

       党支部书记王敏奇指着双孔鱼介绍:“这是我们从澜沧江抢救的国宝,基因标本已存568份!”十二年投入4000万元科研经费,挽救4种濒危鱼,驯养86种土著鱼,突破20种人工繁殖。12项国家专利的背后,是实验室里的不眠夜。当小学生研学团在“亲子垂钓池”欢笑着投放鱼苗,墙上的党旗见证着科技与传承的交融——自今年5月创办以来已有200个家庭在此体验渔趣,亲子客群激增75%。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44_391.jpg

       烟火中烹热共富灶台“百鱼宴”餐厅飘香阵阵,厨师玉罕端出招牌菜活烤四须鲃:“用哈尼酱料提鲜,傣家手法锁汁,月销900份!”自百渔庄园开业以来,深挖“鱼文化”,开设“渔市工坊”体验区,游客现捞鲜鱼现场烹,邀请傣族阿婆传授酸笋煮鱼技艺。当游客跟着工作人员学做傣家包烧鱼,餐饮文创收入已占旅游板块40%。炉火映着村民的笑脸——周边村寨的香料、蔬菜通过合作社直供庄园,带动农户户均增收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54_788.jpg

       产业链激活一江春水眺望连片鱼塘,王敏奇展开蓝图:“五年内鱼苗年产超100亿尾,渔旅产值破十亿!”,云博水产党支部正以“产学研+农文旅”双链驱动,76个注册商标保护品牌,12项发明专利转化生产,同时,联合科研院所攻关秸秆制肥技术,降本增效。夜幕降临,百渔庄园的篝火晚会上,哈尼姑娘跳起欢快的竹竿舞。

微信图片_2025-08-07_205839_194.jpg

       党旗在游客服务中心楼顶猎猎飞扬——这抹红,引领着传统渔业破浪前行,更照亮了农文旅融合的共富航道!编 辑;戴 娜 审 核:张成利

声明:本站未标明原创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犯了企业、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扫一扫,用手机观看!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电话:4006228388  手机:

    邮箱:zglysb@126.com

    地址:北京星光影视园A座415号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zhang1195795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