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特优农产品才上关公文化旅游节 又办运城万达广场消费帮扶展
中国旅游时报山西讯(文图:张广瑞) 9月26日,为期三天的山西省绛县“消费帮扶惠民行・金秋助农促增收”特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在运城市万达广场启动,吸引众多企业单位和市民前来选购。这是绛县特优农产品继“撂响”9月23至25日的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后,再次唱响凤凰城。
绛县地处中条山区,全县“七山二岭一分川”,拥有独特的山区小气候和土壤富硒等资源禀赋优势,孕育出了众多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是山西著名的特色农业县。绛县山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面积1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山楂基地县;樱桃、草莓自2000年开始种植,面积分别为5万亩和3500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种植基地;中药材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全省唯一的中药材科研机构“山西省药物培植场”落户绛县,人工种植6.5万亩,是山西省20个道地中药材基地县之一。绛县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绛县山楂、绛县大樱桃、绛县连翘、绛县柴胡、绛县黄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些农产品,既凝聚着农民的心血与智慧,又是大自然赋予故绛的珍贵财富。
近年来,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入实施梅花鹿、虹鳟鱼两“特”和山楂、樱桃、草莓、中药材四“优”战略。以小祁村为中心的万亩中药材、郑柴村为中心的万亩山楂、下柏村为中心的万亩大樱桃等10余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省、市级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达6.7万吨,年销售额超24亿元。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由于销售渠道有限,许多优质农产品面临着销售难题,农民的辛勤付出未能完全得到应有的回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绛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惠民行”活动,组织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会展,大力推介本土特优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连起市民“菜篮子”和农民“钱袋子”,让绛县众多特优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市场,更多的市民尝到绛县特色农产品的美味,更多的山区农户实现增收。绛县在9月23至25日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筛选的县域内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携本土农特优产品亮相展销环节,参展具有绛县地域特色的山楂系列产品、“维之王”系列产品、“关上良品”系列产品及“金星”面粉系列产品等引人注目。展销期间,现场销售山楂2000余公斤,成功为农户搭建合作桥梁,对接30个意向客户。
绛县供销合作社、绛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和绛县果业发展中心精心筹备了这次“消费帮扶惠民行.金秋助农促增收”特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筛选出23家绛县特优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的优质产品参展,集中展示包括“绛优优”“绛山红”区域公用品牌在内的特色农产品及消费帮扶产品,涵盖特色果品、道地中药材、杂粮、小米醋、果酒、蜂蜜、馉糘、连翘药茶、“金绛”牛肉等100多种,充分体现出绛县农业的绿色、生态、健康特色,让大家充分领略到绛县农产品的独特魅力。活动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互利共赢”为原则,旨在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绛县特优农产品走进城市、社区和市民餐桌,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消费帮扶氛围。同时,他们还积极创新销售模式,设立了网络直播间,邀请消费帮扶网络推介官为绛县农产品代言,邀请文化志愿者进行现场引流文艺表演,穿插企业推介、有奖问答、互动游戏等环节,有效提升活动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将绛县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助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据悉,在9月26日的启动仪式上, 10家运城市市直帮扶单位签订助销协议28万元,签订职工工会福利选购27.5万元;运城市爱心企业与绛县消费帮扶企业签订定购协议1370万元。
责任编辑:卢开基 审核:张成利